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(一)
阅读量:687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6

本文共 347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1 分钟。

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要做一些Java方面的开发,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Java NIO(New I/O),尽管很早以前了解过一些,但并没有认真去看过它的实现原理,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使用,这次也好重新研究一下,顺便写点东西,就当是自己学习 Java NIO的笔记了。本文为NIO使用及原理分析的第一篇,将会介绍NIO中几个重要的概念。

在Java1.4之前的I/O系统中,提供的都是面向流的I/O系统,系统一次一个字节地处理数据,一个输入流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,一个输出流消费一个字节的数据,面向流的I/O速度非常慢,而在Java 1.4中推出了NIO,这是一个面向块的I/O系统,系统以块的方式处理处理,每一个操作在一步中产生或者消费一个数据库,按块处理要比按字节处理数据快的多。

在NIO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:缓冲区(Buffer)、通道(Channel)、选择器(Selector)。

缓冲区Buffer

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,更直接的说,其实就是一个数组,在NIO库中,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区处理的。在读取数据时,它是直接读到缓冲区中的; 在写入数据时,它也是写入到缓冲区中的;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,都是将它放到缓冲区中。而在面向流I/O系统中,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写入或者直接将数据读取到Stream对象中。

在NIO中,所有的缓冲区类型都继承于抽象类Buffer,最常用的就是ByteBuffer,对于Java中的基本类型,基本都有一个具体Buffer类型与之相对应,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: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IntBuffer的例子:

import java.nio.IntBuffer;            public class TestIntBuffer {   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      // 分配新的int缓冲区,参数为缓冲区容量              // 新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将为零,其界限(限制位置)将为其容量。它将具有一个底层实现数组,其数组偏移量将为零。              IntBuffer buffer = IntBuffer.allocate(8);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buffer.capacity(); ++i) {                  int j = 2 * (i + 1);                  // 将给定整数写入此缓冲区的当前位置,当前位置递增                  buffer.put(j);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    // 重设此缓冲区,将限制设置为当前位置,然后将当前位置设置为0              buffer.flip();                    // 查看在当前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是否有元素              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                  // 读取此缓冲区当前位置的整数,然后当前位置递增                  int j = buffer.get();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(j + "  ");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
运行后可以看到:

在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分析Buffer对象,以及它的几个重要的属性。

通道Channel

通道是一个对象,通过它可以读取和写入数据,当然了所有数据都通过Buffer对象来处理。我们永远不会将字节直接写入通道中,相反是将数据写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字节的缓冲区。同样不会直接从通道中读取字节,而是将数据从通道读入缓冲区,再从缓冲区获取这个字节。

在NIO中,提供了多种通道对象,而所有的通道对象都实现了Channel接口。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:

使用NIO读取数据

在前面我们说过,任何时候读取数据,都不是直接从通道读取,而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。所以使用NIO读取数据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:

1. 从FileInputStream获取Channel
2. 创建Buffer
3. 将数据从Channel读取到Buffer中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NIO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例子:

import java.io.*;      import java.nio.*;      import java.nio.channels.*;            public class Program {        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( String args[] ) throws Exception {              FileInputStream fin = new FileInputStream("f:\\data.txt"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获取通道              FileChannel fc = fin.getChannel(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创建缓冲区              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读取数据到缓冲区              fc.read(buffer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uffer.flip(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buffer.remaining()>0) {                  byte b = buffer.get();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(((char)b));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n.close();          }      }

使用NIO写入数据

使用NIO写入数据与读取数据的过程类似,同样数据不是直接写入通道,而是写入缓冲区,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:

1. 从FileInputStream获取Channel
2. 创建Buffer
3. 将数据从Channel写入到Buffer中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NIO向文件中写入数据的例子:

import java.io.*;      import java.nio.*;      import java.nio.channels.*;            public class Program {          static private final byte message[] = { 83, 111, 109, 101, 32,              98, 121, 116, 101, 115, 46 };              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( String args[] ) throws Exception {              FileOutputStream fout = new FileOutputStream( "f:\\data.txt" 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leChannel fc = fout.getChannel(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 1024 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i=0; i
本文介绍了Java NIO中三个核心概念中的两个,并且看了两个简单的示例,分别是使用NIO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,Java NIO中最重要的一块Nonblocking I/O将在第三篇中进行分析,下篇将会介绍Buffer内部实现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wrpf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Apache2.4.4 + PHP5.4.12 + FastCGI 模式配置
查看>>
学习总结(2016年10月3日 )
查看>>
linux top命令
查看>>
Nagios+OMSA监控dell设备硬件
查看>>
内存数据库的大明星:TimesTen快速入门
查看>>
Cacti监控apache
查看>>
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at 'reading
查看>>
Lucene用到的oscache,记录下来
查看>>
Linux下MySQL忘记root密码怎么办
查看>>
Sharepoint2010部署(二)---Sharepoint Server
查看>>
HTTPS单向认证和双向认证
查看>>
JSTL
查看>>
Maven项目管理工具初体验
查看>>
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
查看>>
项目总结
查看>>
java面试题及答案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枚举类型举例详解
查看>>
Linux基础系列(一)Linux安装后基本优化思路
查看>>
无线路由器设置
查看>>